福鼎市“整本书读思达”教学改革实验学校授牌仪式暨教学研讨活动举行‌

发布时间:2025-05-21浏览次数:110

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整本书读思达”教学理念,全面提升青少年阅读素养,2025年5月16日,由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福鼎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整本书读思达”教学改革实验学校授牌仪式暨整本书阅读教学研讨活动‌在福鼎市桐南小学海湾校区举行。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专家组、福鼎市教育局相关领导、实验校代表及阅读种子教师等200余人参加研讨。

活动伊始,福鼎市教育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施宣会宣读《“整本书读思达”教学改革实验学校批复函》,‌福鼎市桐南小学、实验小学潮音岛校区等33所学校‌正式成为“整本书读思达”教改实验校。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项目办主任魏为燚强调教改项目要求,实验校需以“整本书读思达”为抓手,推动阅读课程体系化建设,立足课堂实践创新,探索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模式。“整本书读思达”教改项目服务办负责人吴学胜向与会的老师介绍了小学“整本书读思达”教改项目的服务措施。随后,与会专家与领导共同为实验校代表授牌,标志着福鼎市整本书阅读教学改革迈入系统化、规范化新阶段。

福鼎市桐南小学陈晓彦老师用《十万个为什么》推进课掀起探究热潮,通过设计“科学竞技场”“科学实验室”“语言奇妙屋”和“班级智造坊”等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思辨讨论,理解科学发展动态性,培养科学思维;福鼎市实验小学潮音岛校区周文杰老师执教的《鲁滨逊漂流记》分享课,通过“历险轨迹图”“人生漂流船”等创意活动,深化文本理解与成长启示,实现阅读育人价值。两节课例彰显“主题建构—学情诊断—素养生成”的实践闭环,获得专家与教师高度评价。

课后,福鼎市青少年阅读指导中心负责人、福鼎市桐南小学书记余惠斌组织专题研讨。教师们一致认为,课例精准诠释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核心要义,并从教学梯度优化、评价工具开发等维度提出建议。余惠斌强调,阅读教学需立足学情动态调整,关注生成性资源,助力学生从“阅读输入”走向“思维输出”。

下午活动中,福鼎市实验小学刘笑容老师‌以《朗读,助力儿童成长的魔法棒》为题,分享班级大声朗读实践,创新“师生共读监督机制”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前岐中心小学潘晶晶老师‌通过绘本教学案例,阐释朗读对思维启蒙与素养培育的深层价值。两场汇报生动展现朗读课程“浸润式育人”的魅力。‌特级教师刘仁增‌在《整本书阅读指导的观察与思考》专题讲座中,以典型案例为依托,从文本选择、教学策略到评价体系层层剖析,强调“整本书阅读需以任务驱动实现深度阅读”,为参训教师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范式。

活动最后,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陈朝蔚、福鼎市教育局高世忠福鼎市青少年阅读指导中心负责人余惠斌共同为本次授课教师颁发证书。余惠斌在总结中提出三大行动方向:推进“整本书读思达”项目,构建分阶化、系统化阅读课程体系;探索“行走的图书馆阅读课”,组建跨校备课团队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完善种子教师“培养-考核-激励”闭环机制,打造专业化阅读指导队伍。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与福鼎市教育局深化校地合作、协同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又一重要成果。未来,中心将继续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助力福鼎市以“整本书读思达”项目为支点,构建“书香校园”新样态,为青少年全面发展厚植文化根基。

福鼎市青少年阅读指导中心、福鼎市桐南小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