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由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指导的台江区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研活动暨“整本书读思达”实验学校授牌仪式在福州市南公小学举办。活动旨在探索整本书阅读教学创新路径,深化“读思达”教学法实践,赋能书香校园建设。台江区教育局、教研机构、名师工作室及实验校代表等近百人参会,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龙安邦副教授参加活动并致辞。
活动以“整本书读思达”实验学校授牌仪式拉开序幕。龙安邦副主任与福建省普教室特级教师黄国才共同为福州市南公小学、双虹小学授牌。龙安邦在致辞中指出,面对碎片化阅读对专注力的冲击,实验校需以整本书阅读为抓手,依托“读思达”教学法(阅读、思考、表达),将理念转化为课堂实践,助力学生养成深度阅读习惯、提升思维品质,为台江区基础教育改革注入新动能。他强调,授牌是起点而非终点,实验校应扎实构建阅读平台,让阅读成为学生成长的终身滋养。
本次活动聚焦阅读策略与学科融合的主题展开研讨,来自教改实验学校的三位教师呈现三节整本书阅读推进课。南公小学连文静老师执教《中国古代寓言》,以“智慧传承人”为主线,通过“知故事—悟道理—联生活”阶梯式路径,引导学生运用“找—议—劝”三步法解析《掩耳盗铃》《一叶障目》寓意,并创设“寓言劝诫”历史情境,推动传统文化智慧向现实迁移。宁化小学吴佳多老师执教《愿望的实现》,化身“愿望女神”,借助“记忆魔瓶”“月光宝盒”等工具,通过图文对照、生活联结引导学生理解“珍惜当下”主题,创新“阅读日记”记录法强化读写结合。台江实验小学黄水莲老师执教《一起长大的玩具》,以“哪吒闯关”情境串联课堂,以《快乐鸡毛》为例,指导学生通过目录检索、关键词提取及科学实践(体验“摩擦生电”)深化文本理解,渗透工具书使用与科学探究能力培养。
黄国才老师对三节课例进行专业点评,肯定教师立足“读思达”理念、融合人工智能设计阅读活动的创新实践,并提出指导建议:一要强化整本书阅读逻辑,避免碎片化,注重章节关联与主题统整;二要优化“三课”衔接,导读课、推进课、分享课需目标递进、策略互补;三要落实可行性作业设计,以任务驱动持续阅读,避免形式化活动干扰思维深度;四要进行价值观引领,在语言建构中渗透思辨能力与人文情怀,让阅读成为“育人”载体。他呼吁以实验校为辐射点,构建“课堂—校园—家庭”联动的阅读生态,破解整本书教学难题。
本次活动是台江区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推进“书香校园”建设的标志性实践。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将持续关注实验校进展,通过教研支持、资源整合助力区域阅读教育高质量发展。未来,中心将进一步推广“读思达”教学法成果,推动阅读从“教学创新”走向“生态重构”,为落实“以文化人、以书育人”目标提供范式参考。